Notice: Use of undefined constant id - assumed 'id' in /data/user/htdocs/newsview.php on line 8
各地海水的成分几乎都是一样的。表 2-1 给出了全世界 77 个海水样品中的盐类组成,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氯化物,几乎占总盐分的 90%。但海水表层的盐度各地有差别,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有差异。表 2-2 给出了中国各海域的海水盐度值分布。
《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》(JTJ275-2000)和《水工混凝结构设计规范》(SL191-2008)均对海水环境混凝土部位划分做了规定,分别如表 2-3 和表 2-4 所示但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各个区域只能给出环境条件和氯离子侵蚀机理上的描述,还不能简单地从海拔高度上对各个区域加以区分。
中国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曾经在 20世纪 60 年代和 80年代对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空气中盐雾的含量做过多次测量,结果最大值在 0.024~1.375mg/m,与离海距离有关1994 年徐国葆[分析认为空气中盐雾含量与离海距离的关系呈指数规律降低,30000m外盐雾含量已接近正常环境,见图 2-2.
2)环境温度
温度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双重影响:一方面,温度升高使水分蒸发加快,造成表面的孔隙率增大,渗透性增加;另一方面,温度升高可以使内部混凝土的水化速率加快,混凝+致密性增加,渗透性降低。
3) 环境相对湿度与降水量
环境相对湿度在氯离子侵蚀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因为混凝土的湿度是影响扩散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,构件表面氯离子通过吸收、扩散、渗透等途径向混凝土内部传输的过程都需要孔隙水作为载体。实际上在暴露环境中,混凝土的水分饱和度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降水的影响,在寿命预测模型中具体地表述相对湿度还比较困难。但在近海和海洋环境中,大气的相对湿度由于受海洋气候影响,差异并不显著。